手机上的《日历》有个记事功能,今天在上面记事时看到上面写着“七夕”。心太粗了,对凡个人化的节日从不在意,更别说什么“七夕”。小时听说,七夕这天早上看不到一只鸟的,对这个说法我一直想印证一下,就是因为总忘记日期,所以就几十年了也没印证一下。
听这个说时,那时只有七、八岁这样吧,夏天,在乡下姨奶家。晚上,坐在院子里,听王平表姐给我说些谜语和故事什么,大都是些流传于乡间的,朴素好玩儿。现在还零星记着的,是一个字谜,谜底是“戴”字,谜面中记得有“杨二郞担山撵(“追赶”的意思)太阳,lililala(“无条理、无规律,横七竖八”的意思)八枝枪”这两句。然后,还指着银河,给我讲了“牛郞织女”的故事。她指着银河左边三颗比较亮的星星给我说,中间的那个是牛郎,两边的,是两个孩子,他担着两个孩子去跨过银河,与织女相会。
那时我对故事本身没什么感觉,但留下两个存疑,一是王母娘娘家里这么有钱,怎么还要让女儿织布干活呢?二是七夕这天早上真的看不到一只鸟吗?
关于“牛郎织女”的故事,我们地方的版本是这样的:说有一天,王母娘娘的七闺女下凡来,和牛郎结成夫妻了,生了两个孩子。可王母娘娘不允许,硬把织女给带走。牛郎就跟着追。王母娘娘被追急了,就使了神通,拔下头上的簪子一划,凭空划出一条大河,就把牛郎挡在了河对岸。这条河就是那个在这个故事里臭名昭著的银河。
后来,(因为什么原因呢,我忘记了)王母娘娘允许每年七月七日两人可以相会一次,而牛郎是担着两个孩子去的。
于是,这天晚上,我们看到,那原本在银河左边的三颗星移到了汉右边;而这天早上,所有的喜鹊都去给他们搭桥。
这应该是个凄美的故事啊。
今天也很美好。
胡乱译那个尽人皆知的秦观的《鹊桥仙》吧:
跑了那么那么长的路
我怎么就
非要停留在你的后面
却不近不远呢
看了那么那么多的面孔
我怎么就
非要停留在你的脸上
却不见也见呢
散了那么那么多的相会
我怎么就
非要在见不到你的地方
却不聚不散呢
听了那么那么多的语言
可或笑或嗔
我怎么就
非要应答你的呼唤呢?
评论